近日,国家邮政局公布,在全面吸纳了发改委、商务部等13部委意见的前提下,我国《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原则上通过审议,近期将会向社会公布,目前则处于微调阶段。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对此表示,《规划》的有效实施将对中国邮政业的科学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据了解,《规划》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和邮政业统筹发展战略意图,体现出世界邮政业发展趋势。考虑到邮政业的发展涉及多部门的管辖范围,国家邮政局与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土资源部等13个部委,以及有关企业单位经过近两年的协商,采纳了多方建议以完善《规划》的编制。马军胜同时指出,对于《规划》要重点宣传并贯彻,要做好与各部委、各地区政策的有效衔接,争取实施规划的有效政策,争取项目落地,努力改善行业的发展环境。
体制转型初见成效
按照我国邮政业“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邮政业要基本完成体制转型;提高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的水平;改善发展环境,以及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并降低投诉率。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明显提高,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事实上,去年我国邮政快递行业完成业务总量1975亿元,完成业务收入1280亿元,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快递日业务量突破1000万件,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快递大国。
资料显示,2010年全年全邮政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1.6%,比上年末提高5.2个百分点。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276.8亿元,同比增长16.6%,比上年末提高2.6个百分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基本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普遍服务与特殊服务一家承担、竞争性服务多家经营的行业格局得到加强,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现代邮政业也初步建立。
马军胜指出,五年来,邮政行业重点推进邮政体制改革,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活动如邮政通信服务和安全保障任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贡献。与“十五”末相比各方面都实现了翻番,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业务公众满意度稳步提升,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梁焕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邮政业“十一五”规划总体取得不少成绩,但目前邮政业政企分离的转型还不是很彻底。
运作模式亟需完善
尽管如此,按照万国邮联2003年-2007年对150个成员国邮政普遍服务水平调查,中国邮政综合评分为39.3分,低于全球邮政普遍服务水平55.8分,名列100位以后。有专业人士指出,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邮政普遍服务发展滞后,邮政服务能力与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用邮的需求。这表现在邮政基础网络适应性差,普遍服务水平总体不高,城乡邮政普遍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突出。
梁焕磊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到,目前我国邮政业企业运作的模式仍不完善,国家对快递业务、民企介入较多。此外,在效率、费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成本负担仍较重;另一方面随着网络邮件的发展,投递信函的业务面临很大冲击。梁焕磊同时表示,由于邮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止我国,很多国家都控制得较为严格,这导致在某些业务上存在着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近期DHL退出中国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我国《邮政法》的影响。无独有偶,6月29日国家邮政局公布了新修订的《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按照新《办法》,邮政管理部门申诉中心应自接到消费者申诉之日起30日内答复申诉人。专业人士指出,这些都表明我国邮政业的确存在各种问题,并在不断自我完善。
行业前景广受期待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王渝次预测,按照目前行业的发展速度,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将会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快递大国。在年初的内部工作会上,马军胜就曾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将会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届时业务收入将突破2500亿元,单日快递业务量突破2000万件,新增就业岗位30万个以上,整个行业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0.5%。
马军胜表示,在新的五年规划里,邮政行业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强化邮政普遍服务保障监督、邮政市场监管、服务型政府建设,从而提升邮政普遍服务和水平。此外,还要完善政策法规保障,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马军胜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和“便捷高效、竞争有序、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相关人员表示《规划》的落实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